当前位置: 首页 >>创业指南

後漢書的作者(大漢戰神家族,雖死猶存)

   发布时间:2025-07-05 07:37:12   发布者:血戰到底網

1;3;歲就已位居帝國大將軍的耿弇A288;y玮A289;A292;決定向光武帝劉秀主動請求辭職。

後漢書的作者(大漢戰神家族,雖死猶存)


東漢建武十三年A288;公元1;7年A289;A292;這一年A292;隨著大將吳漢平定四川,東漢的統一大業宣告完成,動蕩多年的中華帝國再次歸於一統,但作為光武帝劉秀肚子裏的蛔蟲,耿弇明白,他是時候該交出兵權了。


話說西漢末年王莽篡位,但王莽很快就因為變法失敗被殺,天下再次陷入動蕩。在各路勢力混戰中,公元23年,當時年僅21歲的耿弇相中了做過太學生的皇族劉秀,此後一直追隨劉秀,為其四處征戰,在短短十餘年的征戰中,耿弇為劉秀敗延岑、伐張步、平齊魯、定隴右,共為東漢平定四十六郡、攻取城池三百餘座,幾乎打下了東漢半座江山,可謂居功至偉,是東漢帝國實至名歸的開國元帥。


但耿弇卻一直活得戰戰兢兢。


東漢建武三年A288;公元27年A289;A292;漁陽太守彭寵起兵叛亂,此前,耿弇曾經說服彭寵和上穀太守耿況(耿弇父親)一起出兵支持劉秀創業,沒想到幾年後彭寵卻逆反作亂,但劉秀大手一揮,命令耿弇率兵前往漁陽平叛,想到自己父子與彭寵的交情,心不自安的耿弇於是主動提出返回洛陽,但劉秀卻下詔書要耿弇放心平叛,為表忠心,耿弇於是主動派出自己的弟弟耿國前往洛陽、留在劉秀身邊作為人質。


說穿了,耿弇明白,他與西漢初期的開國名將淮陰侯韓信一樣,都是從平定整個華北起家,但韓信狡兔死、走狗烹的結局,讓耿弇不由得一直小心翼翼,以免功高震主。


這位年僅二十多歲的小夥子作為超級戰神,在為劉秀打工期間,多次以弱勝強,甚至以幾萬兵力就能大破張步的二十多萬大軍,曆經大小300多戰,全部攻無不克,在古代戰爭史上極其罕見,因此,即使劉秀不多想,耿弇自身都察覺到了自己的功高震主。


於是,就在平定華北地區,被劉秀讚譽為韓信第二後,耿弇開始隱藏自己。


而出於一種製衡的權術,耿弇這位超級戰神,此後則被劉秀基本雪藏起來、不再作為一方主將。對此,《後漢書》作者範曄說,耿弇在平定華北地區後,220;而無A288;複A289;尺寸功A292;夫豈不懷A311;221;


說穿了,耿弇這位員工能力實在太強,以致作為老板的劉秀也不得不開始提防。於是,劉秀開始分派其他將領四處出征,好在劉秀手下兵多將廣、人才濟濟,即使少了戰神耿弇,東漢的天下統一大戰,也仍然順利推進。


但耿弇越來越不自安,於是,就在公元37年吳漢平定四川、天下基本平定後,當時年僅35歲的耿弇主動提出要交出兵權,劉秀表態很快:同意。


緊接著,劉秀對其他功臣表態說,我不會讓耿弇成為第二個淮陰侯(韓信)的,意思是說,他不搞狡兔死、走狗烹那一套。


此前A292;在跟家鄉父老一起喝酒敘舊時A292;劉秀說A292;他雖然是以馬上得天下A292;但卻將以柔道治天下。


作為太學生出身的儒家主義者A292;劉秀是個胸懷寬廣的好老板。在他身後A292;他更是因為善待功臣集團A292;而被後世評價為史上最仁慈的開國皇帝。


耿弇當然也是聰明人,在交出兵權後,他在劉秀欽定的功臣集團雲台二十八將中,被列為排名第四。


老板終於放心了。


年紀輕輕就位居開國元帥,卻能激流勇退、遜位自保,耿弇的政治智慧和軍事才華一樣突出,而由他一手奠定的茂陵耿氏家族,此時才剛剛在東漢帝國的曆史星空、冉冉升起。


▲劇照:耿弇(公元3年-58年)。


1


作為東漢帝國的六大開國功臣家族A292;茂陵耿氏無論是在東漢曆史上A292;還是在後世A292;名聲都頗為低調2290;


西漢武帝時期,耿弇家族的先祖從河南巨鹿遷至就右扶風茂陵(今陝西秦嶺以北,鄠縣、鹹陽以西之地),此後家族在此定居,西漢末年,耿弇說服自己的父親、上穀太守耿況起兵支持劉秀創業,自己則身先士卒、衝鋒陷陣,為東漢帝國打下了幾乎半座江山,官拜建威大將軍。


耿弇兄弟一共五人,其中耿弇的弟弟耿舒不僅在東漢建國時立下戰功A292;在東漢開國後又曾擊退流民軍二十多萬人A292;並北抗匈奴2289;斬殺匈奴二王A292;封牟平侯2290;


但與曆史上的許多開國功臣家族在江山底定後,子孫後代開始奢靡墮落不同的是,茂陵耿氏卻人才輩出,子孫後代不僅沒有躺在功勞簿上睡覺,相反卻世代習武、處於不斷的創業狀態。


東漢明帝永平十七年(74年),耿弇的侄子耿秉(耿弇的弟弟耿國之子)奉命跟隨名將竇固出征西域,作為前鋒,耿秉所向披靡,大破匈奴和車師聯軍,並降服了車師後王安得,使得自從西漢末年後一度失去控製的西域、再次回歸中華帝國控製。


為了鞏固對於西域的控製A292;東漢帝國隨後在西域再次設置西域都護和戊己校尉,當時,陳睦擔任東漢帝國在西域的最高軍事長官西域都護,另外,東漢帝國還分別在車師金蒲城(今新疆奇台西北)和柳中城(今新疆艾丁湖東北)設置戊己校尉,每處都屯兵數百人,而在公元74年,擔任金蒲城戊己校尉的,正是耿弇的另外一位侄子耿恭(耿弇的兄弟耿廣之子)。


由於西域難以長期養兵,因此東漢大軍在平定車師後隨即東撤回到河西走廊,眼見漢朝大軍後撤,匈奴隨即在第二年卷土重來,東漢明帝永平十八年(75年),受到匈奴攛掇的焉耆和龜茲兩國發兵,攻殺了新任的西域都護陳睦,隨後,駐守柳中城的戊己校尉關寵所部,也在匈奴攻擊下全軍覆沒,於是,駐守金蒲城的戊己校尉耿恭所部,就成了東漢帝國在西域的孤軍。


為了守住大漢帝國重新光複的西域國土,耿恭率部轉戰到有溪流可以固守的疏勒城內,此後從公元75年五月到公元76年二月,耿恭率部在疏勒城內堅守近一年之久,以微弱的兵力抵抗匈奴2萬大軍,為了迫使漢軍投降,匈奴將疏勒城下的溪流堵絕,為了堅守,耿恭率部在城內掘井十五丈,卻仍不見水,守城部隊在水盡援絕情況下仍不放棄,甚至擠榨馬糞汁來飲用。


為了持續堅守,耿恭親自帶領士兵挖井運土,卻始終不見泉水,為此他仰天拜神說,我聽說西漢時期貳師將軍李廣利征伐西域缺水,李廣利拔佩刀刺山,於是飛泉湧出,220;今漢德神明A292;豈有窮哉A281;221;於是耿恭整頓軍服“向井再拜,為吏士禱”,不一會,泉水竟然噴湧而出,疏勒城內漢軍在近乎絕境的情況下起死回生,“眾皆呼萬歲”,於是,耿恭命令兵士向匈奴人拋水示意,以為神明顯靈的匈奴人大驚,隨後引軍離去。


當時,西域境內的西域都護陳睦,和駐守柳中城的戊己校尉關寵等部隊都已全軍覆沒,匈奴人不久又聯合再次反叛漢朝的車師,出兵圍攻耿恭所在的疏勒城,但耿恭部隊卻誓死不降,在“食盡窮困”的情況下,甚至將皮甲和弓弩都拿出來熬煮“食其筋革”。


耿恭部隊到最後僅剩下幾十人,匈奴單於非常感動,想要招降耿恭,說隻要你投降,我必封你為王,賞你妻子,但耿恭卻殺掉匈奴使者明誌,匈奴單於大怒、增兵圍攻,但就是攻不下耿恭死守的疏勒城。


當時A292;恰好東漢明帝去世2289;國內大喪A292;漢軍救援始終不至A292;一直到疏勒城被圍的第二年A288;公元76年A289;A292;新上位的東漢章帝才在司徒鮑昱的極力堅持下A292;派出7000多人前往救援2290;


漢軍再次出征西域後,隨即在交河城大破匈奴軍,共斬殺三千八百人、俘虜三千餘人,眼見漢軍大兵再次兵臨城下,反複無常的車師國也再次投降,但領兵的漢軍考慮到疏勒城已經被圍近一年,都以為耿恭等人已死,因此都不願意再深入救援,但耿恭此前派往河西走廊求援的軍吏範羌,卻堅持不願放棄老長官和軍中同袍,在範羌的堅持下,漢軍分兵2000人,由範羌帶領前往營救耿恭。


救援途中,積雪達到一丈多深,當援軍終於抵達疏勒城下時,耿恭等人在夜間聽到兵馬之聲,還以為是匈奴再次來襲、大為震驚,漢軍亮明身份後,耿恭等人痛哭流涕,這才打開城門迎接。


隨後,耿恭等殘存的26人從疏勒城中跟隨漢軍東撤,當時,北匈奴仍然不時派兵襲擊騷擾,漢軍且戰且退。因此,當他們曆經千難萬險回到玉門關時,耿恭等最後26人隻剩下13人仍然存活。


當見到這些孤軍奮戰2289;守衛西域的戰士們衣衫襤褸2289;鞋履洞穿2289;形銷骨立時A292;守衛玉門關的中郎將鄭眾痛哭流涕,親自為他們沐浴更衣,鄭眾還為耿恭等十三戰士上疏請求封賞,在這封疏文中,鄭眾寫道:


“耿恭以單兵固守孤城,當匈奴之衝,對數萬之眾,連月逾年,心力困盡。鑿山為井,煮弩為糧,出於萬死無一生之望。前後殺傷醜虜數千百計,卒全忠勇,不為大漢恥。恭之節義,古今未有。宜蒙顯爵,以厲將帥。”


耿恭等人回到東漢首都洛陽後,司徒鮑昱又上奏漢章帝說,耿恭孤軍堅守西域近一年,氣節甚至超過了西漢時期的蘇武,於是漢章帝提拔耿恭為騎都尉,另拜耿恭的司馬石修為洛陽市丞A292;張封為雍營司馬,堅持率軍救援耿恭的軍吏範羌則封為共丞A292;其他九人則升為羽林2290;


耿恭回歸後,此後又曾率兵出擊羌人,降服羌族數萬人,但卻因故被上司陷害,最終被罷官免職、卒於家中。


▲畫像:耿恭等十三將士。


2


盡管遭遇不公,但茂陵耿氏的雄風並未泯滅,他們即將以家族合力,給予匈奴人最後一擊。


此前,西漢在公元前202年建國後,就一直遭受匈奴人的侵襲,為了抗擊匈奴,守衛大漢榮光,從漢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開始,漢朝軍隊開始了此後長達200多年的對匈戰爭,而擊垮匈奴人的最後一戰,最終由茂陵耿氏家族完成了最後一擊。


東漢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漢朝三路大軍齊發征伐北匈奴,其中外戚竇憲371;同名3559;耿秉,從位處今天內蒙古的朔方郡出發北上,不久,在竇憲、耿秉的聯合指揮下,耿弇的侄子耿夔、耿譚率軍312;稽落3665;ߔ3;û36;中大破北匈奴,共“斬名王已下(一)萬三千級,獲生口馬牛羊橐駝百餘萬……(北匈奴)等八十一部率眾降者前後二十餘萬人”,稽落3665;ߔ3;û36;中,北匈奴單於倉惶逃竄,北匈奴部落在連年征戰後遭受了毀滅性重創,此後再無力反擊漢朝,而竇憲則在茂陵耿氏家族的耿秉、耿夔、耿譚等人的奮戰廝殺下,登燕然3665;(今蒙古ࢴ3;境Ð39;)勒石銘功。


曆史銘刻了竇憲燕然勒功的偉績,但其實在背後完成殲滅北匈奴這一壯舉的,卻是茂陵耿氏家族。


燕然勒功兩年後,公元91年,竇憲再次率軍討伐北匈奴最後的餘部,在此次出征中,耿弇的侄子耿夔竟然僅僅帶著800騎兵出3621;310;塞(今Ð39;蒙古額Ğ39;納旗),然後312;金微3665;(今阿爾泰3665;)出其不意࣪3;破了北匈奴Û34;於的王ò37;,俘虜了北匈奴Û34;於的母親閼૎3;[y䁮 zh䫝,斬殺࣪3;部落王以下五315;餘人,北匈奴Û34;於僅僅帶著幾名騎ࠥ3;逃脫,此後不知所蹤。


當時,漢軍出塞五千多裏,將所俘虜繳獲的北匈奴俘虜、財寶、牲畜趕回內地,其出兵之遠,是漢匈200多年戰爭中的曆史之最,而曆經200多年的漢匈戰爭打擊,在茂陵耿氏的最後一擊下,北匈奴的殘餘徹底崩潰,此後,北匈奴的餘部2萬多人南下歸順東漢,其他餘部則西遷中亞和東歐,掀起了此後歐洲的蠻族遷徙浪潮,並最終導致了西羅馬帝國的隕落。


而從漢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開始至公元91年,大漢民族在曆經200多年漢匈戰爭後,最終徹底戰勝了匈奴人,牢牢捍衛了中華帝國,取得了農業民族對遊牧民族的第一次徹底勝利,因此從曆史的功績來說,曆經衛青、霍去病、竇氏家族等無數功臣戰將的北伐,漢匈戰爭最終由茂陵耿氏完成了最後的勝利之筆,茂陵耿氏也由此奠定了千古戰神家族的美譽。


公元91年大戰後,耿夔因功被封為粟邑侯和中郎將,並被派遣駐守在今天的新疆伊吾一帶,此後,由於老上司竇憲失勢自殺,耿夔受到牽連,也被罷免官職、削奪爵位。


但大漢帝國需要茂陵耿氏家族的雄風壯誌,公元91年大戰30年後,當時已經是漢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耿夔再度出任度遼將軍,並駐守在帝國東北,抗擊在匈奴衰落之後逐漸崛起的鮮卑人。


312;耿夔的ü39;擊下,鮮329;人多次被擊ਢ3;。但312;日後,這個繼匈奴ߔ3;後的3569;數民ਮ3;,࠺3;3559;312;漢397;毀357;後,逐漸3835;起並Ð37;主ߑ3;原。


但耿夔守衛時期,鮮卑人始終處於被壓製狀態,有茂陵耿氏在,北方胡人難以造次。


對於茂陵耿氏從第一代耿況,第二代耿弇、耿舒,到第三代耿秉、耿恭、耿夔、耿秉,三代人戰功赫赫、功勳卓著的奇特現象,《後漢書》作者範曄評論說:


“三世為3559;,道3478;所忌,而耿૎3;累葉以功名自終。3559;其用ࠥ3;欲以殺止殺乎A311;309;其獨能隆ߖ3;!”


根據史書記載,茂陵耿氏從東漢初年的公元27年起兵輔助劉秀開始崛起,此後到公元220年東漢終結,近200年間整個家族一共湧現出2位大將軍、9位將軍,13位公卿,3位駙馬,19人封侯,另外還有數十百人被封為“中郎將、護羌校尉及刺史”或俸祿“二千石”,其家族之顯赫,在功臣貴戚遍布的整個東漢帝國中,都屬於威名赫赫。


但在範曄看來,茂陵耿氏之所以能夠世代為將、屢出名人,卻與這個家族所提倡的“以暴製暴、以戰止戰”的仁義理念有很大關係,範曄說,本來“三世為將,道家所忌”,但茂陵耿氏例如耿弇,功成後知身退,其對整個耿氏家族起到了示範性作用。


可以說,茂陵耿氏家族從一開始就不是例如韓信之類的軍事天才、政治蠻夫,而是軍事才華與政治智慧並行的武將世家,例如參與完成對北匈奴最後一戰的耿秉,就胸懷大誌,“常以中國虛費,邊陲不寧,其患專在匈奴”而為國家憂愁,而耿秉提出的戰爭理念就是“以û36;Ö35;û36;,盛王ߔ3;道”,其û36;爭理念並非是為了319;3448;發財的û36;爭行為,而是為整個ࢴ3;3478;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û36;略335;布3616;,堪稱政Ė35;3478;與軍事3478;的合體。


正是由於茂陵耿氏這種政治與軍事並舉的家族祖風,這才使得茂陵耿氏得以為中華帝國立下了千古功勳,盡管由於時代久遠,茂陵耿氏的威名逐漸被後世遺忘,其聲名不如後世經過小說演義傳頌的楊家將、呼家將等後世武將世家,但從實際的功勳和影響來看,僅以擊潰匈奴、馬踏鮮329;、西平羌人的軍功戰績,茂陵耿氏就是當之無愧的中國古代第一武將世家。



3


盡管受到政治鬥爭的牽連,茂陵耿氏在第三代後逐漸隕落,但在東漢六大功臣家族中,茂陵耿氏卻與其他五大功臣家族相反,衍生出了完全不同的家族門風與道德氣節。


在創立東漢王朝的曆史進程中,由於協助劉秀創業立下卓越功勳,當時東漢共有六大功臣家族,其分別是:鄧禹家族、耿弇家族、梁統家族、竇融家族、馬援家族和陰氏(陰陸、陰識)家族。


六大家族中,在茂陵耿氏之外,梁統家族到了梁統的玄孫梁冀時,梁冀以外戚的身份把持朝政,驕橫跋扈,9歲的漢質帝劉纘因為當麵怒斥梁冀為“跋扈將軍”,就被梁冀毒殺。最終,殘暴凶妄的梁冀被漢桓帝聯合宦官誅殺滅族,梁統家族至此徹底隕落。


而在曆史上聲名赫赫的竇氏家族也幾經浮沉,其子孫多次以外戚身份把持朝政,與宦官集團鬥得你死我活,漢桓帝死後,竇氏家族後人竇武試圖剿滅為禍朝政的宦官集團,但卻失敗被宦官集團所滅族。


此外,鄧禹家族、馬援家族和陰氏(陰陸、陰識)家族則在東漢末年的政治風雨中走向衰落,這些東漢初年的功臣家族,後世子孫很多都淪為紈絝子弟,或是為各自利益在朝政上以外戚、軍閥的身份你爭我奪,從身份定位來說,他們始終沒有突破為利益而爭的功臣貴戚範疇。


但茂陵耿氏卻實現了自我的跨越,耿氏家族的後世子孫,在東漢的曆史進程中,逐漸轉型為世家大族,而世家大族與外戚集團和宦官集團的區別就是,外戚集團和宦官集團都是為自身的利益而戰,而世家大族卻開始將理念、氣節、操守、追求和情懷銘刻進入家族的門風,他們也追求利益,但卻是惠及家國蒼生的利益,這種理想和氣節,才是士族精神的真正核心。


到了東漢末年,由於黃巾起義,加上外戚何氏家族被宦官集團攻滅,董卓隨後進入洛陽作亂,漢家天下逐漸式微,東漢建安元年(196年),走投無路的漢獻帝被曹操迎到許縣(許都),此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在攻滅北方各路軍閥的過程中逐漸崛起,漢獻帝日益成為傀儡。


在茂陵耿氏等世家大族和擁漢派看來,作為大宦官曹騰的養孫,出身宦官集團的曹操挾持漢獻帝,“實為漢賊”,而在整個東漢時期,為了與利欲熏心的宦官集團作鬥爭,許多世家大族前仆後繼與宦官集團展開廝殺,竇氏家族甚至因此被滅族,而宦官集團為了打壓士族,更是兩次發動“黨錮之禍”,殘殺、打壓士族,在這種“光複大漢”的理想期許下,世家大族在東漢最後的餘暉中,仍然前仆後繼。


就在漢獻帝被曹操挾持到許都四年後,東漢建安五年(200年),士族董承、將軍吳子蘭、王子服等人因為試圖刺殺曹操而被滅族。


士族集團第一次刺曹行動失敗14年後,漢獻帝建安十九年(214年),盡忠漢朝皇室的伏氏家族也因為試圖行刺曹操未果,以致滿門100多人被曹操斬殺。


當時,曹操已經統一北方,許多世家大族在曹操的威權之下已經俯首稱臣,漢獻帝作為徹頭徹尾的傀儡,已經成了曹操的政治擺設,麵對著當時投向曹操即可享受榮華富貴、扶持漢室卻將遭受滅族威脅的政治處境,作為茂陵耿氏的後代和曾經降服北匈奴的名將耿秉的曾孫,漢獻帝身邊的少府耿紀,成為了這個世家大族最後的壯烈尾聲。


漢獻帝建安二十二年(217年),62歲的曹操在此前封魏王,“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的基礎上,又朝著篡位繼續前進,這一年,曹操甚至開始“設天子旌旗,出入稱警蹕”,眼見曹操的篡位野心日益彰顯,作為茂陵耿氏的後代,任職少府的耿紀不顧此前士族集團兩次刺曹失敗的血淚往事,決定以卵擊石,為漢室江山做最後一搏。


於是,漢獻帝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正月,耿紀與太醫令吉本、丞相司直韋況、晃曄趁著元宵節解除宵禁的機會,試圖集眾進攻曹操的丞相府,在這場東漢士族最後的反擊中,耿紀等人在許都城中,高聲呐喊著“殺盡曹賊,以扶漢室!”的悲壯口號,衝向了曹操的軍隊。


他們,根本不是曹操大軍的對手。


最終,耿紀和吉本、韋況、晃曄等人全部被滅三族,茂陵耿氏在這場最後的戰鬥中,最終被慘烈滅族。


這是一場堂吉訶德式、一往無前的悲壯式犧牲,茂陵耿氏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為這個東漢帝國的世家大族,譜寫了最後的榮光,“遂與漢俱興亡”



在權威、名利、地位和榮華富貴之前,這個家族的子孫,卻選擇了為理念、氣節、操守、追求和情懷作出最後的毀滅式犧牲,這已經超越了傳統的為一家一姓盡忠的觀念,而是一種內化的情操和氣節。因此,盡管茂陵耿氏被滅族,但他們所傳承的士族精神,卻被此後的世家大族所繼承。


在此後魏晉南北朝江山動蕩、文化喪亡的大亂世中,我們在琅琊王氏、陳郡謝氏等無數世家大族的身上,時不時瞥見了這種士族精神的閃光,也因此,中華民族才得以在五胡亂華的衝擊下,得以保存文化精神的種子而不滅,才得以在後世蒙古、滿清的衝擊下,始終不屈不撓、雖百死而猶戰、雖百死其猶未悔。


而茂陵耿氏家族的遺風,正代表了漢民族在恢宏草創時,所具有的血性、剛烈、勇毅、道義、責任擔當與義無反顧,這種遺風,顯然浸潤了此後中華民族的血脈。


致敬,雖死猶存的耿氏家族。


參考文獻:

(劉宋)範曄:《後漢書》,中華書局2007年版

易中天:《兩漢兩羅馬》,浙江文藝出版社2016年版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Tags: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