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盧靜,女,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電視播音教研室副主任、播音主持藝術研究所所長。中央電視台新聞部播音組任新聞播音員並兼任各類節目主持,1960年出生 於北京。
1979年考入北京廣播學院新聞係播音專業。
1983年9月起,在中央電視台新聞部播音組任新聞播音員並兼任各類節目主持。現為北京廣播學院播音係電視播音與主持教研室副主任。曾任中央電視台新聞播音員並兼任各類節目主持人,主播過《新聞聯播》等節目,主持過《1984年春節聯觀晚會》等大型節目,參加過各類專題節目的采訪製作及播音工作,參與了《經濟生活》(現名《經濟半小時》)欄目的創辦及節目的編、采、播工作。1990年赴瑞典先後在瑞典馬爾默《晚間郵報》報社、瑞典人民大學及瑞典隆德大學學習和工作。
論述
心理
盧靜: 主持人該了解觀眾心理。盧靜認為:“這也是為什麽我說主持人要了解觀眾心理,你的位置和他的位置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在現場,導演肯定是要求要熱鬧,還有底下領掌的,主持人就認為聲調高才能表現出熱鬧來,他一看那麽多人,想讓每一個人都聽見,無意中就會抬高聲調。可能他想象觀眾這時候也是在一個鞭炮齊鳴的氣氛下,所以使勁喊。但是他忘了有話筒,傳出的就是聲嘶力竭。而觀眾的氛圍有些不是這種氛圍,你那兒熱鬧,觀眾在家裏不一定熱鬧,就顯得很遠。所以越是熱鬧的地方,就越應該準確定位心理位置和話筒的位置。話筒
導演也要明白,這時候觀眾並不是舉家跟你一起蹦,該看的在家安安靜靜看,放炮的也外出放炮了。必須了解人們當時是什麽心理,你再設計台詞和節目,設計語言,包括聲調、表情,不能想當然,我覺得這方麵現在做得不夠。除了心理不同步,還有一個就是本人的位置。他想得更多是現場,所以聲調就高了。再加上緊張,人在緊張的時候聲調也是高的。還有一個就是習慣性到話筒前就用氣息,咬字清楚,這讓人就架起來了。就像電影演員一樣,演技不好的演員表演痕跡就很重,真正演技好的就放開了。這就是我說的心理位置。主持人應該多聽、多想,在現場根據實際情況運用好話筒,克服自己的一些不利的條件,語言和觀眾的心理要吻合。”尺度
“必要的領掌可能會達到一定的效果,但要合適,什麽東西都不能過。現在是什麽節目都帶領掌,隻要帶觀眾就帶領掌。主持人這時候更應該把握好分寸,現場氣氛,人家給你哄起來了,你在這個時候該怎麽辦,這種把握更應該講究。導演更應該去研究這個問題,他沒有主持過,不能體會主持人這個角色的表現,表麵上了解,技術層麵上了解,形式上了解,這都容易,但是內心的了解不容易。相比之下,白岩鬆、崔永元他們沒受過訓練,他們肯定不會拿著話筒在那兒喊,所以怎麽想就怎麽說。受過訓練的,往往差別比較大。”串詞
主持人真正的作用是在一台節目中起到串聯並能起到一點錦上添花的作用,雖然每年春晚主持人出場時間隻占1/8左右的時間,但一些笨拙誇張的方式並沒有起到輔助和承上啟下的作用。盧靜說:“我個人認為,把主持人的作用擴大化了,對主持人的要求神化了,必須得博學、漂亮、人格好,各方麵都好,弄得主持人不自信,生怕別人說自己沒水平,生怕別人說自己不漂亮,這就是造成顧忌的原因。主持人是橋梁,人在過橋的時候,橋的作用是讓人到彼岸去看那邊的風景,忽略你的橋。現在是u2018啊,橋好看u2019,把橋展現出來。所以主持人老在搶,老在想u2018我是主持人,這個會場是我駕馭的u2019,老要表現,而忽略了節目本身。可是現在主持人不甘於在幕後,導演也不讓他們在幕後,這些特別大的詞,聲嘶力竭地去說,實際上都是在搶。你把節目很平和、自然、準確地介紹出來就行了。你看 奧斯卡主持人本身很端莊、有魅力,但他更要做的是推出下一個人,而不是你自己多麽光彩,你的語言多麽亮麗。或者你做這個節目的補充,一些內在的、別人看不到的東西你去補充,但這個補充要準確,要實在,要講觀眾愛聽的話。”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本文由懷山襄陵網发布,不代表懷山襄陵網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oxr9f.xuehuiedu.com/2wo0cs/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