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茅台连跌五日,投资人士如何看待?
來源:中國報道
原標題:十九大後政府人事換屆調整,透露出哪些信號?
編者按: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和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將分別於2018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開幕。作為黨的十九大後首次召開的兩會,對於進入新時代發展階段的中國,自然意義非凡。
今年是全麵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決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在兩會即將開幕之際,中國報道從8個關鍵點出發,精心策劃了一組評論文章,以八問的形式,預測兩會熱點,回應民眾關切。
截至今年1月31日,31省區市兩會已相繼閉幕。
作為換屆之年,今年省級兩會選舉產生了31省區市新一屆人大、政府和政協領導班子。這是一次地方官員的集中大調整,近百位省部級高官履新。
事實上,十九大前後,各省份黨政“一把手”已基本調整到位,此次省級兩會並沒有出現省級黨委書記和行政首長的變動,變動較大的是省級政協主席和省政府副職。
在選舉產生的31省區市新一屆人大常委會、政府、政協領導班子中,8人履新人大常委會主任,8名代省(市)長轉正,18人首次當選省級政協主席。
此外,今年是監察體製改革全麵鋪開的第一年,31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均已選舉產生省級監察委員會主任,並公布了全國省級監察委員會主任名單,他們同時也都是當地省級紀委書記。
政府:8位代省(市)長轉正⠀
今年省級兩會上,8位省(市)政府代理“一把手”轉正,他們是:北京市市長陳吉寧、天津市市長張國清、遼寧省省長唐一軍、吉林省省長景俊海、福建省省長唐登傑、重慶市市長唐良智、貴州省省長諶貽琴、陝西省省長劉國中。
這8人在2017年5月至2018年1月期間相繼出任代省(市)長,補缺因十九大前後人事調整而空出的崗位,轉正是意料之中。
8人中,4人為十九屆中央委員,4人為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除諶貽琴一直在貴州任職外,其餘7人曾有從中央機構調任地方或省際交流任職經曆。
其餘23省區市政府“一把手”均獲連任。新一屆的省級政府“一把手”中,17人為“60後”,15人擁有博士學位。
據統計,此輪換屆各省共選出了244名省級政府副職,其中有78人是首次履新省部級高官職位。
在“交流使用”的幹部任用導向下,省級政府副職由異地或中央部門調任很常見,本輪換屆,僅有新疆、湖北、西藏、河北、陝西、青海、寧夏7個省份的新任政府副職全部從本地官員產生。
在履新的新晉高官中,最引人注目的是3名具有金融背景的“65後”出任京津滬三地副市長。
48歲的殷勇曾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是當時央行最年輕的副行長,如今出任北京市副市長。天津市副市長康義,此前曾長期在建設銀行工作,後任中國農業銀行副行長;新任的上海市副市長吳清此前則長期在證監會任職。
政協:23省迎來新主席
此次調整,省級領導班子“一把手”變化最大的是省級政協主席,全國有23個省(直轄市)迎來了新的省政協主席,其中河北、河南等5省政協主席跨省履新,18人首次當選省級政協主席。隻有北京、廣東等8個省(直轄市)的這一職位沒有換人。
在新當選的省級政協主席中,1人為十九屆中央委員,9人為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
省級政協主席由異地交流出任在此前並不多見,此次更引人注目的是,政協係統的人事調整出現了“交叉換崗”“三地輪調”的安排。
先是安徽、湖北兩省政協主席對調,接著山東、河南、河北三省政協主席又被互相輪換,其中,山東省政協原主席劉偉任河南省政協主席,此前擔任河南省政協主席的葉冬鬆,改任河北政協主席,河北省政協原主席付誌方則調任山東省政協主席。
此外,兩位“空降”的新政協主席尤其受到外界關注,即國務院原副秘書長江澤林和中央宣傳部原副部長、國務院新聞辦副主任崔玉英,他們分別出任吉林省政協主席和福建省政協主席。
外界分析認為,異地交流和中央空降過去在地方政協係統人員調整中都比較少見,顯示了中央新的用人思路,如此安排改變了地方政協的人事格局,可能是為了避免甚至打破地方內部出現“小圈子”現象。
人大:8省“一把手”變動
在此次省級兩會上,天津、新疆、河北、江蘇、福建、遼寧、陝西和貴州這8個省份的人大常委會主任出現了變動,段春華、肖開提·依明、王東峰、婁勤儉、於偉國、陳求發、胡和平和孫誌剛當選為新的人大常委會主任。
8位履新者中,天津的段春華和新疆的肖開提·依明是從副省部級晉升為正省部級。前者此前是天津市常務副市長,後者此前的職務是新疆自治區統戰部部長。
在中國的政治序列中,絕大多數的省份均由省級黨委書記兼任省級人大常委會主任,目前隻有4個直轄市和廣東、西藏、新疆七地例外。
履新者中,陝西的胡和平為“60後”,是目前全國最年輕的省級人大常委會主任,還有一名“60後”則是黑龍江的張慶偉,其餘的省級人大主任均為“50後”。
在31位省級人大常委會主任中,3人為女性,她們分別是:上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殷一璀、重慶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軒和廣東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李玉妹,三人均為連任。
監察委:省級監察委首任“掌門人”全部產生
目前,31個省份的監察委員會主任均已任命,全部均由當地的省級紀委書記兼任。
31人中,超過三分之一的官員曾有過在中紀委任職的經曆,如果再算上中央巡視組、國家預防腐敗局等機構,這些人中具備反腐工作經驗的比例則超過了40%。這些新的省級監察委主任中,也不乏在政法係統的長期曆煉者。
中紀委稱,3個月內省級監察委員會全部成立。省級監察委員會組建完成是深化國家監察體製改革的重要一步,今年3月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還要成立國家監察委員會,審議通過監察法,製度優勢需要進一步轉化為治理效能。
去年10月底,十九大結束後不久,中辦印發《關於在全國各地推開國家監察體製改革試點方案》,要求在隨後召開的地方兩會上選舉產生三級監察委員會。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全國多個省份的監察委陸續掛牌。
有專家指出,地方各級監察委員會作為專門的反腐敗工作機構,與紀委合署辦公,既實現對公職人員的全麵監察,又重點加強對一把手、關鍵少數的監督,有效解決了過去行政監察覆蓋麵過窄的問題,填補了黨內監督盲區,顯示出反腐製度正探索向前推進。
相關新聞
31省區市三級監察委員會全部產生 與紀委合署辦公
全國新一屆31名省級檢察長名單公布(圖/簡曆)
責任編輯:桂強
"
最新留言